yanxingyexx@126

有关黑石关的文字

有关黑石关的文字(片段)


清乾隆十年《巩县志》记载:“寇莱公,以宰相守陕州,判河南府,尝住巩,其憩息处,今为寇家湾。莱公冢亦在焉。”他在贬为河南府通判期间,安家于巩至少10年以上,故寇家湾至今还被称为“莱公故里”。


北宋名相寇准,被谪迁为河南府(府治在今洛阳东)通判有年,建别业于黑石关南洛水东岸(今寇家湾)。后复被贬为雷州(今广东海康)司户参军,病逝于任上,宋仁宗诏许归葬永安县原住地。故寇家湾今仍称“莱公故里”。

 

张乾二,字见龙,明末清初巩县神堤人,貌奇伟,好剑术,喜谈兵,多应变之才。土匪流寇作乱,民间结寨自卫,洛北十三寨推为首领。崇祯十三年(公元1640年),流寇(李闯王)东窜,于黑石渡接战,乾二跃马挺矛,率两骑直突敌阵,连搠数人,贼败南窜。

 

明清两代,曾有四次“流寇”攻陷巩县城(今老城村)。明正德七年,义军首领刘某攻进城内,致知县杨宏丢官。崇祯十六年,闯王军破城,训导阎士选率众抵抗,被执而死。清咸丰三年,太平军北上攻下巩县城,杀死县知事王恩泰。咸丰十一年,捻军攻克巩县城后,欲进军洛阳。巩县、偃师、登封等县组织民团在黑石关西岸一线阻击,殉难一万多人。捻军未能西进,后渡河北去。

 

明末清初,康应魁靠漕运起家,在康店临洛河大规模修建庄园,两次挂千顷牌,盛极一时。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西逃,次年返京路过这里,县府在黑石关、官殿两处建行宫接驾。康家在洛河上搭彩桥恭迎,并捐助饷银,故称康百万,此庄园即为康百万庄园。站街水峪沟口还修有五孔供慈禧停船的港坞,称龙窑。

 

刘莲青(公元1855-1930年),字镜湖,巩县大黄冶人,清光绪乙酉科举人。戊戌变法后,刘莲青力兴新学,在站街创办巩县公立高等小学堂,后迁东黑石关清行宫旧址,加开师范科。刘莲青为堂长,教学成绩显著,受到传令嘉奖和登报褒扬;知府亲来视察,捐百金以鼓励。

 

陇海铁路汴洛段1906年开建,黑石关大桥1908年修筑,英国进口钢梁,设有黑石关车站。

民国十三年,直奉战起,直系吴佩孚部向洛阳退却时,拆毁黑石关铁路桥;唐生智军由洛阳东退时,又毁黑石关铁路桥。

民国十八年,国民一军由开封、郑州西退,毁黑石关铁路桥。

民国三十年,国民党卫立煌部为防日军西进,拆毁黑石关大桥。

1944年5月,日寇侵占黑石关,同年,日军火车头及三节车皮坠入黑石关铁路木桥下洛水中(木桥是日军为通火车而建)。

1944 年10月12日夜,皮部八路军和民兵袭击驻守黑石关的日伪军,俘敌13人,烧毁汽艇13艘,解救被逼修桥的民工2000余人,打乱了日军修复大桥西侵洛阳的计划。延安《解放日报》曾有报道。

1950年春,黑石关群众配合桥梁大修队,打捞出抗战时日军掉入洛河中的火车头。

 

1948年春,我军二次围攻洛阳,国民党急从郑州调兵增援,陈谢抽调兵力阻击。3月6日,我阻击部队部署于黑石关一带,兵分三路阻击敌人。激战三天三夜,敌未能西进。14日洛阳解放,阻击任务完成。此即黑石关阻击战

1948年4月5日人民解放军陈谢兵团再克洛阳后,其九纵秦基伟、黄镇率部解放回郭镇,沿洛河东进,过黑石关、孝义,4月7日拂晓,不费一枪一弹,进驻巩县城,巩县宣告解放。4月8日,徐宝森一行十几人,由洛阳奉命来巩,在西黑石关南沟口李克让家组建巩县人民民主政府,徐宝森任县长。

评论